看到有人问:“财政预算案给或不给独中这种“私立中学”拨款是否合理与否?” 我觉得撇开一刀切的“合理与否”,更多时候是求历史进程中的“一口气”和“权利正当性”而已。独中或华文学校是否归类“私立”还是“民办非盈利”是个值得讨论的议题;但如果要讨论“拨款合理与否”,无可否认独中绝对是大历史进程下的矛盾产物。

既然是矛盾,当下用“是非”及是否“合理”的简单二元逻辑能说清楚的。反正今天的“独中”和一票“民办非盈利大专”就是这么一个在我国建国历史进程中的“非合理产物”,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矛盾。这些在独立前也只不过是办给中下阶层的二流母语学府而已;中上阶层家庭大多就读英文学府,当时国语中学都还未冒出来。 国家独立后的独尊国语政策,导致其他现有媒介语学堂都变成了“不合理”。政府说华文中学太左倾、太自我隔离、太沙文、太碍民族融合都是说说的,反正各种问题用公权力一刀切都是粗暴的。

这就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要拨款的要嘛自己配合国家教育新政转型变“国民型华文中学”,要嘛倒闭收工不玩啦。

最后那些剩下不屈的华文中学要就市场化和精英化,挤压办学成本,独尊成绩,搞精英拼名声, 就比较可以熬过不需要仰赖政府拨款的困境。
而那些卡在中间不投诚的华文中学,就是不想配合国家教育政策,但又不想太过精英化及市场化,就变成了这种矛盾中的象征性产物,但是理想也是要钱的啊!

所以这些矛盾产生的问题,后来也从中学一直衍生到了大专,拉曼学院和几所华人民办非盈利大专也是这矛盾下的不良产物,所以拉曼学院这种产物就超级依赖政府拨款,因为没拨款他可能就得关门了。你这些外来族群既穷又出不了国,不是上等英文人之流,水平又不是固打名额里的料,所以拉曼学院的成立就是来打救你们啦!其实拉曼学院和独中本质上就是一样的。

因此回过头来说国家财政拨款给独中的合理性,终究要回到几大个问题的症结:

1. “民办非盈利”这种概念还需要受到各自族群的支持吗? 还是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接受直接转型成“私立中学”? 私立中学一般上的学费最低一个月RM1000++,民办中学大概RM500左右。如果华社目前的社会结构都可以接受私立华校大概这个价位,那一切就好办多了。
否则要便宜又大碗的民办非盈利学校,又要不筹款不义卖不旁门赚基金,还要谈有教无类,教育平等平民化,不应试去填鸭还要老师有爱,那是在左胶的梦里。

2. 华社现在还想要解决这个历史“矛盾”吗?还是就顺应国家趋势,就让这些中间产物随市场而去吧~~由市场决定方向,方向决定价位,价位决定谁可以读,谁不可以读。

3. 民办中学最大和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国家政策意识形态问题,就是政府连把你看待成私立学校也不肯。你学费赚钱, 学生多, 要开多一家分校也不批,所以说华校就算要市场化也困难。国家政策依然不给你多赚,烂的叫你快快关掉的奇特政策。这种窘境下,政府额外的拨款就成了相当关键一环。

所以到最后走向极端精英化和无穷尽的筹款成了这些学校选择不多的办学方向。因此我们若要说独中拨款合理否?就要回去看这复杂的历史矛盾。

华校要争取的一口气、马来民族右派的压迫、华社目前对“民办”的意愿和认可程度、非国语教育机构的定位…….等等等等,最后才能思考“独中拨款合理否?”,或说“在不在意拨款”。

毕竟除了一堆复杂因缘还包括了最关键的“一口气”,就是“非国语语言在国家独立后的政策定位”,甚至到“这个马来西亚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虽然现在看起来,也许要求“非国语中学地位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正当性”太天方夜谭,但这不能说他原本就“不合理”,要知道建国初期的正统中学是“英语学校”。

要说独中是有钱人读的也不对,当初不少这类华校是给三流人和中下阶层读的,上流人和资质学霸的孩子都在正统的英校。现在看起来华校学生班底有钱了,那是因为华人中产阶级整体多了,加上政策限制“被物以稀为贵”,市场规则自然会把他贵族化和精英化,这怪不得现在的大独中。而国语中学也是后来才硬硬蹦出来取代英校的非自然产物。

也有人问行动党又拿独中拨款来炒作吗?我相信行动党也许也不管这些,但无论其动机为何,民间诉求靠政治助推的互利关系还是必要的。我是认为到了一个新的世代,这些持续下来的旧历史问题,应该要好好针对核心问题来检视和讨论了,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下一世代.

 

———东海岸华文独中2000年毕业生

-bot-

留言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